跳到主要內容

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 7月, 2020的文章

消渴草 Fever Root, Ruellia

中文名:消渴草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英文名:Minnieroot Ruellia,Fever Root  我見地點 : 南區 仁義街花圃   學名:Ruellia tuberosa L. 科名:爵床科消渴草屬或蘆莉草屬  別名:消渴草、塊莖蘆莉草、南洋蘆莉草、蘆莉草、藍蘆莉、 三消草、解渴草、小苞爵床、紫莉花、子彈花 原產地:原產熱帶美洲,分布於美國佛羅里達州、 大安第列斯島、墨西哥、中南美洲一帶,因生性強健而繁衍迅速, 目前全球熱帶至亞熱帶地區均有  分布:臺灣近年在中南部散見零星供藥用或觀賞栽培 用途: 1. 庭園花圃,供觀賞用。 2. 藥用:葉:微苦、辛、寒,有小毒。效用: 全草:治糖尿病。根或全草有利尿、消渴、清熱、解毒之效。 特性: 紫莉花引進台灣後零星栽培供藥用或觀賞,全草均可入藥, 根部尤佳,味甘辛,性涼,是優良民間傳統藥草之一, 中醫稱為消渴草或三消草。 紫莉花的成熟褐色蒴果若沾上水分或放入水中, 數秒後就會發出聲響縱向開裂,內部種子瞬間如子彈般四處飛射, 故鄉間孩童稱之為子彈花,常撿拾作為趣味童玩。 紫莉花 和同屬植物翠蘆莉(Ruellia brittoniana) 花朵顏色和外觀非常相似,但紫莉花葉片為卵形或橢圓形, 花冠藍紫色,翠蘆莉葉片為線狀披針形,花冠淡紫色, 辨識甚為容易,兩者均清麗幽美,適合庭園成簇美化或盆栽。 花期 :  5月-7月 資 料參考來源 :  消渴草    

膠苦瓜 balsamapple

中文名:膠苦瓜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英文名:balsamapple 我見地點 : 中興大學 牛棚旁 學名:Momordica balsamina  科名: 葫蘆科 Cucurbitaceae 原產地:非洲熱帶地區 分布:傳入亞洲、澳大利亞和中美洲 用途:作為用於治療傷口的藥物   特性: 膠苦瓜一年生的卷鬚結實的 藤本植物 ,花朵為深有紋理的淡黃色, 果實圓形、有些有疣子、橙色。成熟時,朱紅色的果實破裂, 露出裡面的種子。 苦瓜1568年傳入歐洲,作為用於治療傷口的藥物。 1810年, 托馬斯·傑斐遜 在 蒙蒂塞洛 種過這種植物, 與 飛燕草 、 罌粟 和 肉豆蔻 等作為觀賞植物. 膠苦瓜的外果皮和種子是有毒的。   花期 :  夏    資料參考來源 :  膠苦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