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名:檄 (ㄒㄧˊ) 樹
英文名:Indian Mulberry,Noni,Great Morinda
我見地點 : 中興大學植物系溫室旁
學名:Morinda citrifolia Linn.
科名:茜草科(Rubiaceae) 羊角藤屬(Morinda)
別名:檄樹,海濱木巴戟,海巴戟天,橘葉巴戟,諾麗果、鬼頭果
原產地:臺灣、東南亞、熱帶亞洲、澳洲及太平洋諸島。
分佈:恆春半島和鄰近島嶼海濱。
用途:
樹皮可作紅色染料,而根可作黃色染料。
食用:成熟的果實具有強烈的臭味,因此又被稱為「乳酪果」或是「嘔吐果」,果實雖然味道難聞又有苦味,不過在作物欠收食物缺乏的荒年,仍然可以做為救荒的食物。
藥用:民治感冒咳嗽喉嚨痛,哮喘。
特性:
莖:常綠小喬木,樹枝平滑光滑無毛。
葉:單葉對生,具短柄,橢圓形或長橢圓形, 表面呈有光澤的深綠色,背面淡綠色。
花:花多數,白色,花萼鐘形;花冠圓筒形。
果實:果實為聚合果,由肉質、擴大而合生的花萼組成, 果實剛開始時為綠色,後轉變為黃色,成熟時呈髒白色或黃綠色, 內有很多種子。
全年可以開花與結果。
花期 : 6~8 月較盛。
附記 : 果實上有很多螞蟻
花語 : 同生共存 (花會長果實 果實同時會長花 )
資料參考來源 : 檄樹
留言
張貼留言